第115章 桑宁与迷之女人的会晤-《乔小姐别嫁人,慕总甘为裙下臣乔桑宁慕织弦唐战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新闻上不断报道航班救援工作,到无人生还。

    而关于慕氏财产分割和新继承人的传言,甚于尘嚣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元旦一过,乔桑宁赶了个大早,天蒙蒙亮就出发去了银柘寺。

    容岸不放心,披着他的军大衣陪同。

    乔桑宁选择了一种最为虔诚的方式,磕长头,像藏地人们一样。

    每走一步,身体伏地。

    冬日的山里异常寒冷,她冻得鼻头红了,额头却流着汗,呼出白气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九点时,僧人们开始了早课,她递上了一封书信,给主持慈济大师。

    慈济大师亲自来接,将乔桑宁和容岸接到了……一个会议室里。

    和容岸想象的禅房完全不同,因为寺院的会议室有超大投屏。参会的人乌压压坐满了。不止有僧人,还有管委会的。

    乔桑宁将文件从u盘拷到了电脑上,开始了今天的分享。

    “之前郑委员希望我能帮忙想想,如何在淡季也能获得稳定的游客量。我思之再三,有了今天的分享。”

    ppt翻到第一页,标题大字:寺院游之新现象。

    “过去去寺庙,都是大叔大妈,或者为子女求学业,或者为家人保健康。可现在,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”

    郑委员插话,“变化大大的,现在拜佛的,都是年轻人。”

    “某乎上有调研,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于祈愿拜佛呢?答案五花八门。”

    ppt上列出了很多答案。

    a说:无所谓灵不灵,拜了也没有坏处。

    b说:要是能靠爹,谁愿意靠佛?

    c说:年轻人拧巴地活着,一半内卷,一半内耗。生活的失重感不断加重。行走在这个湍急的时代洪流里,总要试图抓住些什么。

    d说:把焦虑留在寺院,讨得一个上上签,大概是这个时代唯一的确定性了。

    乔桑宁的语速不紧不慢,说话的时候温柔,而眼眶红红。

    这是三哥给予她的启迪,但现在,她睁眼不见他。

    容岸一瞬不瞬得凝视着她。那样的桑桑,仿佛有一种魔力,让人移不开眼。

    乔桑宁摁着播放键,“毕业即失业,房子断供,考研考编成为救命稻草,都是这一届年轻人背负的。他们的需求,就是我们的机会点。银柘寺的出路,在于将年轻人的需求细分化,给出不同的祈愿答案。比如健康、平安,赛博接好运。”

    当乔桑宁侃侃而谈的时候,会议室外走进来一个中年妇女。看起来四十多岁,生得温婉大气,一派大家气质。

    慈济大师想站起,与她打招呼,她伸手做了个“下压”的动作,而后站着认真听讲。
    第(2/3)页